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 重预防机制(简称"双重预防机制" ) ,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企业构建双重预前工作机制,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 故前面,着力解决当前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
生产经营单位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需经历以下阶段。
企业应成立工作机构,全面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责任部门、工作进度、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
通过资料分析和现场勘查,全面查找企业存在的危险源,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以及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
信息收集与准备
划分危险源辨识单元
开展危险源辨识
对于危险源可能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型,企业可以采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 的规定,将事故划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 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拥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
其他伤害等 20类。
安全风险评估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 程度,从而确定安全风险大小和等级的过程 。
①风险矩阵法。通过判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选择适用的定性或定量方法科学确定安全风险大小。
②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以现场作业条件(或类比作业条件)为基础,由熟悉作业条件的人员组成专家组,按规定标准给 L, E、 C 分别打分,取三组分值的平均值作为人 E、 C 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
D=LxExC
L一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Liable) ;
E一一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quen叮) ;
C一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Consequence )。
D一一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等级。
企业应遵循"分类、分级、分专业"的方法,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和责任主 体,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并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安全风险管控职责。
企业在完成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和制定分级管控措施之后,应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应包括危险源位置、危险源名称、危险源可能导致 事故的途径、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安全风险等级、风险管控措施、管控责任主体等内容。
另外,企业应在安全风险较高区域的醒目位置设置重大风险公告栏,标明主要安全风 险、可能引发事故类别、风险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及信息报告方式等内容。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 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 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若谷采用“应急智能感知系统+PDCA+信息化赋能”的服务模式,秉承“重在实效,机制运行”的理念原则,通过构建企业风险管理平台和移动终端,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服务提质扩面,帮助企业全面提升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
若谷提供集成化的管理平台和工具,无需更换系统平台,一站式帮助企业完成双重预防、安全体系、隐患排查、学习培训等工作,提高管理效率,避免重复工作。
通过信息化方式对各岗位、各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和优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流程更趋于简明,双重预防的建设不再仅仅依赖于安全部门,更注重全员参与、共同建设。
若谷为企业提供线上双重预防机制专项培训,随时随地、全员可学,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相关专业素养与安全意识。
若谷提供移动化的应用支持,方便企业随时随地进行双重预防机制的操作与管理,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
如果您现在正在寻找能够为企业快速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的方法
或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知识信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若谷云驿】